首页 / 政务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公开文件 / 正文

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报告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08-10-18 14:40
  根据省厅《关于开展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的通知》(陕国土资人发〔2008〕60号)精神,我局高度重视,积极开展调研,对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,现报告如下:
  一、人力资源基本状况、存在问题及原因
  (一)基本状况:
  1、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:
  2007年7月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单独设立对外办公,正处级建制,暂定行政编制4人,其中领导职数2人,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体制,以省厅党组管理为主,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协助管理。现局长1名、副局长 1名、副调研员1名。同时,下设一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(杨凌示范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,加挂杨凌示范区土地执法监察支队牌子),暂定编制3人,2007年底工作人员有3人。2008年,通过全省公务员考试,机关行政编制补充2人,现机关公务人员4人,土地收购储备中心1人。
  学历结构:大学本科5人(女2人),专科1人,其中取得硕士学位1人。
  专业结构:经济类1人,法学类2人(女1人),管理类2人(土地资源管理1人,女),工程类1人。
  职称结构:中级职称2人(女1人),初级职称1人。
  年龄结构:35岁以下3人(女1人),36—40岁1人(女),41—45岁1人,55岁及以上1人。
  2、杨陵区国土资源局:
  机关内设4个科室,分别是局办公室、建设用地科、地籍地政科、财务室。局下设4个事业单位,分别是土地收购储备中心(正科级)、土地整理中心(正科级)、土地勘测规划队(副科级)、土地监察大队(副科级)。有5个派出机构暨乡镇(街道办)国土资源所。干部职工共48人,其中区国土资源局23人,乡镇(街道办)国土资源所25人。
  学历结构:大学本科6人,大专文化程度29人,中专文化程度11人,高中及以下2人。
  专业结构:经济类13人,管理类14人(土地资源管理10人),其它专业21人。
  职称结构:中级职称2人,初级职称1人。
  行政级别:正科级干部2人,副科级干部2人。
  年龄结构:35岁以下18人,36—40岁12人,41—45岁16人,46-50岁1人,51—54岁1人。
  (二)存在的问题及原因:
  1、专业人员偏少,技术力量薄弱。全区国土资源系统54名干部职工中,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1人,法学专业2人,测绘、地质、信息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,比较难适应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专业化、信息化的要求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专业化、信息化要求不高及老的用人机制,没有形成能上能下和所需专业人才自由流动的灵活的用人制度。
  2、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,队伍结构有待优化。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干部主要是通过公开招考录用的,学历、年龄结构比较优化,但人员偏少,很难满足工作需要。杨陵区国土资源局干部职工整体学历偏低,文化程度参差不齐,年龄结构偏于老化,专业人员比例不高,其中执法监察力量也比较薄弱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编制少,专业方面的经常性培训少,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。
  二、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做法、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。
  (一)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:主要鼓励低学历的干部职工进行学历再教育,大部分干部已通过自学、函授等方式提高了学历。同时,还加强对在职干部的岗位培训,通过参加省厅和示范区组织的业务培训班,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。
  (二)存在的主要问题:干部任用机制不灵活,各项激励措施不完善,受机构设置、干部配备职数上的限制,优秀干部成长进步的空间较小,影响了部分干部工作的主动性、积极性。同时,基层干部队伍人员流动慢,新鲜血液少,使得国土资源干部队伍缺少生机和活力,也影响着队伍结构的优化。
  三、建议
  (一)重视基层国土资源队伍建设。协调增加国土资源部门人员编制,以尽快补充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,以满足今后专业化、信息化的需要。
  (二)加强国土资源人才队伍组织培训工作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基层人员,特别是加强业务培训,建立国土资源系统长效培训机制,以利于基层业务水平的提高。
  (三)加强国土资源装备、办公环境建设。省厅应加大对基层国土部门硬件建设的支持力度,统一配备执法车辆、计算机等办公设备。同时,在工作经费上给予支持,逐步改善工作环境,以适应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。

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七日